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衣食住行、互聯互通模式不斷創新,改變了傳統作業模式,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了城市生活的數字化、產業發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細化,與此同時,我們對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運維管理也有了更美好、更熱切的期待。
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由中國科協、交通運輸部、中國工程院、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其中的交通科技博覽會群英薈萃,諸多交通前沿科技將精彩亮相。
隨著我國橋梁建造技術的不斷發展,以BIM、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橋梁智能建造體系正在不斷探索中進步和完善,促進了我國橋梁建造模式的轉變和革新。
作為WTC2023的平行論壇之一,《港口群與智慧管理論壇》即將于6月16日在湖北武漢召開。論壇以“港口群智慧化”為主題,主要涉及港口群智慧運營的各個方面,重點關注港口和航運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下的減災、航線規劃、港口治理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智慧公路工程科技論壇,是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的高端論壇,也是中國工程院第375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和中國公路學會聯合承辦。
隨著交通系統優化需求的不斷增加,智能交通未來市場具有很大潛力。與此同時,隨著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投資規模的增加,對智能交通系統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此未來智能交通市場空間巨大。有業內人士指出,交通運輸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借助感知、計算、服務觸達能力,形成可進化、可生長的模式,成為智慧交通生命體。
近日,江蘇發布全國首個面向普通公路的《智慧公路車路協同路側設施建設及應用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引導和規范江蘇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車路協同建設與高效應用,為推動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如今,在廣州乘坐地鐵,市民早已習慣用手機小程序掃碼過閘;深圳地鐵推出的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系統,使上班族在客流高峰時段獲得更為直觀的乘車指引;在廣州南站、深圳北站等火車站,旅客刷臉即可進出站和驗票,體驗“無感過閘”……近年來,在科技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了智慧交通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