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勵廣大青年職工提高職業技能、投身崗位建功,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圍。本期將帶領大家走進2022年四川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銀獎、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銅獎榮譽的獲得者四川路橋所屬勘察設計公司BIM中心青年創新團隊。
近年來,我國已經全面進入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時代,數字時代引領新的趨勢,也領航了新的賽道。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頒布了一系列指導文件都明確提出交通基礎設施要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及低碳化建造。工程建設行業正逐步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
四川路橋所屬勘察設計公司BIM中心青年創新團隊以橋梁智能建造為切入點,利用BIM技術從設計源頭,貫穿至施工基本作業單元,解決裝配式橋梁數字化設計、數據結構化統一、數據流轉互通等關鍵技術問題,為低碳智能交通建設夯實數據基礎,為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更好地展現了蜀道青年創新創效實績。
四川路橋所屬勘察設計公司BIM中心青年創新團隊成員共有6名,平均年齡30歲,專業涵蓋橋梁工程、軟件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
橋梁智能建造作為集團智能建造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集團數字化轉型、產業化升級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傳統中小跨徑預制混凝土橋梁設計深度不足,工程數據結構化程度低,數據難以有效利用,導致智能設備與建造平臺數據源大多需要人工錄入,人力資源與時間消耗嚴重,生產效率低下。四川路橋所屬勘察設計公司BIM中心青年創新團隊開展《基于智能建造的中小跨徑預制混凝土橋梁設計系統》研究,致力于為工程建設提供數字場景,助推蜀道集團五網融合、三鏈閉環的實現。四川路橋所屬勘察設計公司BIM中心青年創新團隊以過硬的技術實力和勇于拼搏的創新精神突破技術難關,用青春熱血和團結奮斗為工程數字化建設添磚加瓦。兩年有余的課題研究,他們在挑戰中把握未來,力爭以數字化手段引領橋梁低碳智能建造,解決了數據參數化、結構化、互聯互通等一系列問題,項目具備以下三方面特點:
整合資源,打破壁壘?;陬A制橋梁通用圖建立橋梁構造和鋼筋BIM模型,實現梁體三維高精度數字設計,構建工程大數據中心。
融合創新,“三效”統一。將“綠色、低碳、環?!钡睦砟钊谌肷a建設中,運用設計數據指導施工,減少混凝土材料浪費,使智能建造與低碳環保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數據賦能,協同共享。交互聯通智能建造系統,實現設計數據、工程信息全生命周期貫穿應用,解決了數據溯源、系統協同對接、數據共享填報、表格輔助生成等技術難題,實現了從“向人員要數據”到“向系統要數據”的轉變,推進了數據互通融合。
【編輯: 任 燕】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