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9月14日,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鄉幸福村震后通村道路搶通現場,隨著一聲轟天炮響,橫在路基之上的一塊巨石被成功爆破。待邊坡穩定后,數臺挖掘機再次揮動“鐵臂”,加速開啟打通村道的步伐。當日下午,除王崗坪鄉幸福村和躍進村外,石棉縣震后通村道路均已打通。
9月5日,一場6.8級地震突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造成巖崩山摧、屋損路移。318國道告急,108國道告急,434省道告急,217省道告急……一時間,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和雅安市石棉縣交通阻斷信息不斷傳來,一條條生命通道亟待打通。
搶險救援,交通當先!一次次在災難中屹然挺立的四川交通人,第一時間啟動地震應急響應,成立抗震救災前線、后方指揮部,實行兩線作戰,戰山關、渡激流,越是艱險越向前。
震后8小時,全面搶通318、108等國道主干線,確保搶險救援主通道暢通;震后27小時,應急搶通434省道,進入震中磨西鎮的最短“生命通道”被成功打通……大渡河水奔騰不息,滾滾急流之上,交通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的錚錚誓言。
首次應用動力舟橋運送大型機具
“9·5”瀘定地震后,交通運輸部協調國家區域性公路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四川眉山)緊急啟運裝備物資趕赴震區,啟動緊急程序協調財政部安排1500萬元公路應急搶通補助資金支持受災地區公路應急搶通工作。
這里山高谷深,公路穿行在峽谷中,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余震頻繁,飛石、塌方不斷。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羅佳明在前線指揮,上百人的地質、橋梁、隧道專家團隊技術保障,上千人的搶險隊伍奔赴災區,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約19公里的217省道石棉界至王崗坪段受地震影響,損毀極其嚴重。因塌方量大、斷點多、中斷路段長,大型機械設備難以進入,成為整個搶通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創新搶通方式成為當務之急。
四川交通在逐一查勘斷道點位情況下,有針對性地投用無人機、無人裝載機、衛星融合平臺等現代化搶險設備;首次應用動力舟橋搭建移動船運送大型機具,實現多頭推進、多點開花,加快搶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與此同時,震中磨西鎮通往海螺溝景區的019縣道備受關注,這是海螺溝景區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條干線公路。救援刻不容緩,搶通迫在眉睫!一兩百米高的山壁上,從山頂傾瀉而下的塌方體上,挖掘機揮舞著鐵臂,一米一米艱難向前,上演著萬眾牽掛的絕壁搶通。
派出搶險救援隊伍超萬人次
在搶通道路的同時,四川交通全力保障運輸暢通,堅決做到救援力量和物資進得去、傷病員和被困群眾出得來。目前,四川交通運輸系統已開通高速公路“綠色通道”1397條,保障1.29萬輛應急救援車輛免費快速通行,派出搶險救援隊伍超1萬人次,調派挖掘機、裝載機、應急動力舟橋等救援機具設備2566臺班,受阻道路全面搶通指日可待。
此外,四川交通共儲備應急客運車輛645輛、應急貨運車輛502輛,累計出動客運車輛655輛次,運送7929人次;出動貨車203輛次,運送救災物資和防疫物資約2438.5噸。水路運輸方面,已組織21艘船艇,累計轉運被困群眾、傷員和運送救援隊伍總計6335人次,運送應急物資約43噸。
【編輯: 任 燕】
【審核:余大鵬】
【終審:張波】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